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最近被列入了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成为拥有“国字号”招牌的古村落之一。这个村庄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魅力,吸引着许多人前来探访。
在良山村的坂埔自然村,13幢红砖古大厝散落在青山绿水间,美丽的稻田给整个村庄披上黄灿灿的外衣。这些古大厝建于清代乾隆年间,细致的建造工艺和精美的装饰工艺成为了闽南民居的代表之一。坂埔古厝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其青石基底、红砖外墙、燕尾翘脊等建筑风格也成为了常见的闽南建筑元素。
13座古厝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5515平方米,由200多名能工巧匠历时10多年建造而成。从高空俯瞰,这些古朴典雅的闽南古厝呈现出“L”形,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秀美之中,成为闽南民居的“建筑博物馆”。
在良山村党委书记洪伟龙的带领下,我们游览了13座古厝。每个古厝都有着不同的内部装饰,如若莲居、思源居较为质朴,顶点金则最为精美。木雕、砖雕、泥塑等各种工艺装饰让这些古厝更加华丽,彩绘浮雕和唐诗宋词也增添了几分活泼和明艳。
在坂埔古厝中,顶点金厝被认为是最为精美的建筑之一。建筑之所以精美,源于一个美好的故事——传说洪光乘为了让大哥有后,特意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大哥,继承了香火。而顶点金厝就是为其妾室杨氏和第四子所建,却拥有了最为中心、条件最好的位置。
在坂埔古厝中,学堂、宗祠以及内墙上书写的家训和牌匾等文化元素,也成为了洪氏家族精神世界的代表之一。这些元素帮助我们了解了洪氏家族延续的历史和精神寄托。
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早已不复存在,但13幢古厝却见证了时代的发展,如今,当再次游览坂埔古厝时,从外看起来是艳丽恢宏的张扬,而内里却有着亲切的质朴端庄、细腻温良。从绣闼雕甍到黛瓦红墙,从钟鸣鼎食到铅华洗尽,坂埔古厝延续着的传统底蕴与家风故事,也从未褪色过。
声明:本站支持原创作者投稿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