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是新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,春天到来,万事复苏,阳气逐步上升,抵抗力开始增强!在这个时期,自然界和人体都开始进入新的生长阶段,因此立春养生尤为重要。
在立春这一天,阳光渐长,气温逐渐回升,人们也开始注重春季养生。立春不养阳,一年都白忙?
立春是全年养生的“黄金起点”,阳气生发一旦受阻,一整年都可能体虚多病!分别从中医养生、饮食、运动,手把手教你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养生秘诀,文末还有【立春养生自测表】,看看你踩了几个坑!
立春节气话养生
立春时节,阳气开始生发,顺应这一自然规律,人们应当调整生活习惯以养护阳气,给身体充满“阳气值”。
中医认为,春季养生应顺应春生的特点,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立春后人体走肝经,肝气旺盛的时候,容易出现肝火上升、胃火亢盛,易怒,口苦,口干,小便黄!可以服片仔癀茵胆平肝胶囊,效果不错。
万病皆由气生!怒气伤肝,肝气上逆,容易头痛,失眠,血压上升,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,保持心情舒畅,可以疏肝理气保护肝脏。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是有根据。春季变幻莫测,早晚温差较大,天气还是特别寒冷,倒春寒,有时还更冷!
但很多人捂错了地方!防病先防寒,重点护住“三扇门,颈后“风府穴”围巾或立领外套护住大椎穴,避免风寒入侵引发感冒。穿高腰内裤或贴暖宝宝,护好肚脐“神阙穴”防止肠胃受凉腹泻。穿长袜盖住脚踝,宫寒痛经的女性尤其要注意,守好脚踝“三阴交”。
春季肝气旺盛,脾气暴躁、焦虑失眠的人明显增多,情绪管理比吃药管用。小心“春季抑郁症”,了解化解小妙招:
晨起喝“疏肝三花茶”:玫瑰花3朵+菊花2朵+陈皮1片,沸水冲泡,适合脸黄长斑、经前胀痛的人群。
按揉“消气穴”太冲穴:脚背第一、二趾骨连接处,每天按压5分钟,感觉酸胀就对了。
注意温度变化,做好保暖,随时增减衣服,预防流行性感冒。
天气冷热变化大,血管热涨冷缩,所以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上升。
家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庭,做好预防保健工作。给老人身上带一瓶速效救心丸,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!
立春节气话饮食
立春饮食应选择辛甘发散的食物,如生姜、葱、香菜、韭菜、芽菜、香菇等,以帮助阳气生发。
少吃酸多吃甘,应减少生冷及酸味食物的摄入,因为酸味入肝,具有收敛性质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。
冬天大量进食高能量食物,所以春天容易上火,因此饮食清淡为主。
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、蛋白质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豆类等,同时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舒缓肝火。
立春节气,今年处于中国农历春节,春节期间,生活不规律,熬夜,酗酒,暴饮暴食,开始出现节后综合征,睡眠混乱,胃肠功能絮乱,宜清淡饮食,杜绝冷饮,让胃肠功能逐步恢复,通过中医药调理,恢复更快。立春必吃“三芽菜”,清肠排毒一身轻:
黄豆芽:维生素C含量是黄豆的2倍,搭配木耳炒食,化解冬季积食。
枸杞芽(超市叫“枸杞叶”):凉拌或煮汤,清肝明目效果胜过枸杞子。
豌豆苗:高铁高钙,涮火锅时替代菠菜,痛风患者也能吃。
立春节气话运动
寒冬已过,春回大地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适合进行户外活动,加强体育锻炼。太极,八段锦、瑜伽等,以舒展形体,畅通血脉,有助于春季阳气生发的需求。慢跑、散步等增强体质,促进新陈代谢。
附上懒人也能坚持的“升阳操”,每天10分钟气血通
1. 晨起“敲胆经”,胜过跑步半小时
胆经位于大腿外侧(裤缝线位置),手握空拳从胯部敲到膝盖,左右各50次。
2. 踩“擀面杖”:脚下放圆柱体(水瓶也行),来回滚动按摩脚底肝经。
3. 拍打操:拍打腋窝(疏肝)、肘窝(清肺)、腘窝(补肾),每个部位30下。
【立春养生自测表】看看你中了几条?
□ 早起口干舌苦
□ 经常凌晨1-3点醒来
□ 心情抑郁、焦虑失眠
□ 春天特别容易发脾气
□ 总感觉睡不醒、乏力
中2条以上:你的身体在报警!立即关注了解文中方法,转发文章到家庭群,全家健康才是福!
声明:专栏中作品均为特约专业人士提供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。
温馨提示:每个IP每天只能点赞一次,点赞后“点赞量”+1,再次点击无效!“专栏信息”栏目按点赞量排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