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山村位于南安市西部的英都镇,面积8.8平方公里,包含坂埔、山仔、洞后埔等8个自然村落,全村人口约6300人,是革命老区基点村,于2017年获评“福建省传统村落”;2019年6月获评“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”;2019年10月位于坂埔自然村的坂埔古厝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坂埔古厝由顶点金、棋盘厝、在中堂、若莲居、思源居、康美居、存善堂、顺兴居、含章堂、封君祠、近贤堂、德美居、箭楼居等13幢建筑组成,有“弓箭”“曲尺”“龙舟”三种造型。13幢古厝各具特色,以“顶点金”最为精美,均建于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),砖石木构筑,为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,体现了南安西部山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之大成,其中,砖厅石埕体现了康乾盛世社会安定、民众生活水平,“光厅暗房”则体现了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。
2017年,泉州市人民政府拨出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专项资金105万元,用于规划编制、保护性修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等工作;近日,良山村通过申报和竞争性评审会答辩,将获得福建省“十镇百村”补助资金350万元。接下来,良山村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,做好坂埔古厝保护发展规划设计和修缮工作。
NO.1顶点金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带双护厝,建筑面积577平方米。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、天井、大厅。前落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五檩带前廊。建筑雕刻精美,题材多样。柜台脚、地牛作兽蹄形,对看墙砖雕饰瓶、鼎纹饰,槛墙上方中垛饰八仙人物图案,大门两侧中垛饰螭虎团炉纹木雕,檐下吊筒、雀替雕刻手法精湛、线条流畅。
前厅后为天井,呈长方形,花岗岩条石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穿斗式木构架,进深六檩带前廊。过天井为大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前廊后轩。主建筑左右两侧为护厝。护厝为卷棚硬山顶,五开间,进深七檩,采用硬山搁檩做法。厝前有长方形埕,以条石为砛,中铺石,两旁铺红砖。埕前有长方形水池。顶点金布局工整,红砖白石,雕梁画栋,充分体现了泉州地区古建筑巧、美、秀、雅的风格。
NO.2棋盘厝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二进三落带后书房,建筑面积303平方米。
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、前天井、中厅、后天井、后厅。前后落中间的竖长方形天井,犹如棋盘上的“楚河、汉界”,天井两侧的厢房以此为轴线,对称排列。
NO.3在中堂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两进三落五开间单侧带护厝,建筑面积742平方米。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、前天井、中厅、后天井、后厅。下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。下厅后为前天井,呈长方形,花岗岩条石铺设。
前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穿斗式木构架,进深七檩。前天井后为中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结构,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雕饰精美。中厅后为后天井,花岗岩条石铺设,后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穿斗式木构架,进深六檩。后天井后为后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。护厝位于北侧,由院墙分为前后两院,前院三间,后院五间,建筑为卷棚硬山顶,进深七檩,采用硬山搁檩式。
NO.4若莲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二进三落五开间带单护厝,建筑面积568 平方米。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石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式屋顶,灰瓦屋面,燕尾屋脊,脊角上翘。
主建筑中轴线依次为下厅、前天井、中厅、后天井、后厅。下厅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外墙立面以规则六边形石板和红砖砌筑,中设花格窗和直棂窗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,石质门槛,木质门框。前天井呈长方形,条石铺设。前天井左右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七檩。中落面阔五间,进深十檩,前廊后轩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。中落明间为大厅,两侧为次间、稍间。中、后落中为后天井。过后天井即为后落,现面阔三间,进深五檩,檩搁置于实体墙上。主建筑东侧连护厝,共有四间,进深七檩,采用硬山搁檩式,卷棚硬山顶。建筑前有长方形禾坪。
NO. 5思源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带单护厝,建筑面积252 平方米。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,脊角上翘,曲势优美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自东北朝西南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五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红砖人字砌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六檩,檩搁置于实体墙上。后落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带前廊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主建筑东侧连护厝。护厝,乱石砌筑墙裙,红砖墙面,共四间,进深五檩,卷棚硬山顶。
NO. 6康美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带双护厝,建筑面积514 平方米。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红砖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七檩,硬山搁檩式。后落面阔五间,进深八檩,前廊后轩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主建筑两侧连有护厝。两侧护厝各有五间,进深八檩,卷棚硬山顶。
NO. 7存善堂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,建筑面积191 平方米。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五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红砖人字砌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六檩,硬山搁檩式。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
NO. 8顺兴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带单护厝,建筑面积339平方米。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五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红砖人字砌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七檩,硬山搁檩式。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主建筑西北侧连有护厝。护厝由乱石砌筑墙裙,土坯墙面,共五间,进深七檩,卷棚硬山顶。
NO.9含章堂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,建筑面积268平方米。
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。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红砖人字砌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七檩,檩搁置于实体墙上。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后落,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
NO. 10封君祠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,建筑面积254 平方米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大厅。踏上石台阶即为步口廊,斗拱承托出檐,吊筒、雀替雕刻精美。大门门槛、门框、门簪为石质。进石框大门即为门厅,面阔五间,进深六檩带前廊,抬梁式木构架,屋顶为悬山式,燕尾脊。门厅、大厅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中间铺设条石,两旁铺设红砖。天井两侧为回廊,进深四檩,抬梁式木构架。踏上条石铺设的台明即为大厅,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前廊后轩,抬梁式木结构,悬山顶,燕尾脊。封君祠,燕尾脊,白墙红砖,特别是石块、红砖混砌形成的“出砖入石”墙面,独具闽南传统建筑风格。
NO. 11近贤堂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单进两落五开间,建筑面积216平方米。
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墙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,灰瓦屋面。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、天井、正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五檩,穿斗式木构架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。前落、后落中为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以青砖铺设。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六檩,采用硬山搁檩式。后落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结构,硬山顶。
NO.12德美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二进三落五开间带双护厝,建筑面积806平方米。
主建筑为土木结构,红砖白石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式屋顶,灰瓦屋面,燕尾屋脊,脊角上翘。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、前天井、中厅、后天井、后厅。前落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。外墙立面以规则六边形石板和红砖砌筑,中设花格窗和直棂窗。大门内凹作“凹寿”式,石质门槛,木质门框。前、中落中为前天井,天井呈长方形,条石铺设。前天井左右两侧为厢房,进深六檩。中落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穿斗式木构架,硬山顶。中、后落中为后天井。后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进深六檩。后落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,檩搁置于实体墙上。主建筑两侧连护厝,每侧九间,进深六檩,卷棚硬山顶。
NO.13箭楼居
建于清乾隆年间。平面布局为两进三落五开间,建筑面积482平方米。
主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下厅、前天井、中厅、后天井、后厅。下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。下厅后为前天井,呈长方形,花岗岩条石铺设。前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穿斗式木构架,进深七檩。前天井后为中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结构,面阔五间,进深九檩,雕饰精美。中厅后为后天井,花岗岩条石铺设,后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间,穿斗式木构架,进深六檩。后天井后为后厅,硬山顶,穿斗式木构建筑,面阔五间,进深七檩。
声明:本站支持原创作者投稿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