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都历史上以“南安粮仓”著称。繁荣的农业经济,促进了宗教文化发展。故英都历史上曾有“七岩八院”,佛教兴盛一时。

“八院”之具体所指,众说纷纭。“七岩”则明确见之史籍记载。清康熙版《南安县志》卷二第94页,“英山”条载:

……兹山有七首岩。为石佛,为滴水,为古迹,为翁山,为狮子,为云从,为湖内,俱奇胜也。

这里记载了英都七所岩寺的名称,依次是:石佛岩、滴水岩、古迹岩(又名古竹岩)、翁山岩(又名英山岩)、狮子岩、云从古室、湖内岩(又名宝湖岩)。后人将七岩的名称连缀成一首诗:

翁山夜闻滴水声,古迹岩前狮子亭。

云从古室石佛在,水到湖内浊自清。

这首诗因其朗朗上口,一直在民众中传诵。 

这七岩之中,“云从”的名称较特殊,不称岩而称为古室。考其来历,有一段传承和嬗变的过程。

今良山村的龙山北麓,古有禄寿禅院一座,据清乾隆版《泉州府志》卷十六“坛庙寺观”载:

禄寿院……五代唐僧智绪建。宋熙宁八年重修,后废。

《南安县志》也有同样的记载。

五代唐又称后唐,存续在公元924-936之间。禄寿院始建于五代,距今已有将近1100年了。熙宁是北宋年号,熙宁八年为公元1075年。这是禄寿院重修的时间,距今也有900 多年了。禄寿院什么时候废圮的,无从查考。大概过了一百多年,到了南宋端平年间(1234-1236),乡人筹资在禄寿院遗址上修建起一所馆学。此时,禄寿院已不复存在,代之而起的是一所教书育人的乡村馆学。元末,有一位儒生在此读书,求功名心切但却屡试不第。适书馆以东的一座龙兴宫年久失修倒塌,儒生乃将该宫所祀的“清水祖师”迎人书馆供奉。传说祖师公托梦给这位儒生,说你与其皓首穷经而求得金榜题名,也只是一时显耀,不如在此教书育人利及群生,功在千秋。儒生受启迪,遂无意功名,致志教书授徒。书馆从此闻名遐迩。这是英都最早的馆学。这位儒生已不知其姓名,号为“云从先生”。考其义,系取自《易》中的“云从龙,龙起而致云气”之句,可见其人抱负不凡。这就是云从古室命名的来历。

又过了200多年,即明成化年间(1466-1487),翁山洪氏西轩六世祖洪肠道(乾质公)在此重兴馆学,担任馆东,扩大规模,延请名师继续在此办学,这是翁山洪氏家族的第一所乡学,翁山洪氏文化由此发端。人们又将原禄寿院奉祀之释迦牟尼,龙兴宫奉祀之清水祖师合为一处,这就形成了儒、佛、道三教合一的特殊的一处岩寺,统名为“云从古室”。清康熙壬子年(1672),南安知县刘佑修撰《南安县志》,云从古室以“英山七岩”之一载入县史。

清代以后,人丁发展,经济繁荣,乡村馆学遍及英都各地,云从古室的乡村馆学作用逐渐淡化,乃至消失,但其作为翁山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地位一直被后人缅怀。而其奉祀的释迦牟尼、清水祖师诸佛也馨香不断,香火常新。

1990年,由海外侨亲率先倡议并捐资,港台同胞及本地宗亲踊跃响应,云从古室重新鼎建,并增建山门、亭榭,既存额,更为古室增辉。2001年,又由海内信善捐资,增建大雄原样,又扩规模。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亲笔题额,更为古室曾辉。2001年,又由海内信善捐资,增建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、钟楼、鼓楼,使规模更加恢宏。

英都良山坂埔云从古室

笔者为云从古室新建的大雄宝殿西配殿撰的一副楹联,概括了云从古室的千年沧桑:

溯史肇基五代史称禄寿,

传承涵并龙兴乃号云从。

过去的,已经成为历史。但云从古室的历史意义是永存的,其作为英都的文化发祥地文光永耀,其作为佛教名刹香火常新。这正是:

花雨缤纷香古室,

文光璀璨照翁山。

摘自廖榕光《田野家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