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  蓟辽总督和松锦战役

第二节 授命蓟辽总督

崇德三年,即明崇祯十一年的清军伐明,由睿亲王多尔衮率领,豪格、岳托等大将都是各路主帅。他们又一次毁边墙入关,经过西起太行山麓,东至大运河之间的广大平原,来势凶猛,目的是威胁北京。岳托一路先于密云击毙明朝蓟辽总督吴阿衡。吴阿衡那天正带着总兵吴国俊为太监邓希诏祝寿,喝得大醉,听到警报,才仓促应战,迅速被清军所败,当场毙命。

崇祯帝闻讯调集各地入援京师的兵马,其中就有洪承畴。与洪承畴先后入援的还有宣大总兵卢象升、陕西巡抚孙传庭等。卢象升距京城较近,接到入援京师令,星夜赶到,屯兵昌平,自己先去面见皇帝。崇祯帝很信任他,任命他为督师,统管各路兵马,令他与兵部尚书杨嗣昌讨论,共同制定作战方案。卢象升是主战派,他对主和的杨嗣昌很不满,两人谈不拢,最后不欢而散。此后他们各行其是,明朝战局越来越坏。卢象升名为督师,实际上只能统辖自己的宣大军团两万多人,而且在兵部的调动下,兵力越来越少,只剩下五千多人。大量清军在河北平原纵掠。卢象升率领本部在河北钜鹿一带和清兵交战,被团团围困,他身先士卒,亲自挥刀冲入敌阵,杀死十余人,身中两箭两刀,最后落马,被清军杀害。

入援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也都同杨嗣昌有隙,但杨嗣昌更厌恶孙传庭。本来,孙传庭先于洪承畴到京,杨嗣昌等却责其率部来迟,不许他入京。洪承畴率总兵官左光先、贺人龙等十五万人马,出潼关,赶赴京师。他比孙传庭还迟到好些天,崇祯帝却下旨郊劳,并立即接见。崇祯十二年(1639)正月,崇祯帝授洪承畴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。这在洪承畴的历史上是个重要的转折。在此之前,几年之间,明朝历任经略的,不是战死,就是因内部矛盾被罢职或杀害,几乎没一个有好的结果。洪承畴的命运如何?

洪承畴被任命总督蓟辽军务不久,清军在掠河北、山东之后,已回到沈阳。清军这次入边一直持续到第二年,他们在河北掠夺之后,进入山东,攻占济南,又一次进行大屠杀。据说明宗室及官兵、百姓死者达十多万人,尸积如山。这次入关抢掠地带达两千里,历时五个月,破城七十余座。清军掠夺到大量财富和丁口,实力大增。

皇太极着手考虑下一步怎么办?清廷的将领充分讨论了战争的部署,明降将如祖可法、陈锦等主张先攻取北京,只要北京攻下,山海关就不攻自破。其实,这个主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就当时清军的实力以及明军的腐败,北京也未必攻不下来。但皇太极想到的是另外一回事,他认为明朝“城池多,人民众,语言风俗不与我同,顺逆倏变,降叛靡常,恐难帖服耳”。以满洲一个少数民族来统治偌大的汉族和其他民族,就现有的人数是不可能的,即使占领了北京,也很难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全国其他城市。因此,皇太极认为必须创造条件,积蓄力量,而重要的条件之一,就是争取汉将或明朝官员的投诚,这是皇太极的一贯主张。

早在天聪四年(1630),二大贝勒阿敏因弃滦州兵败时,恼羞成怒,将汉巡抚白养粹、知府张养初、太仆寺卿陈王庭等许多汉人降官一律处死。皇太极得悉之后大为恼火,指责他“不育降民”。皇太极显然知道,只有争取更多的汉人,大清才能统一天下。对于当前用兵目标,他认为应当集中力量打破宁、锦防线,这条防线不打垮,清军就不能随意入关,立足于关内。原先那种突入关内肆意掠夺的作法,毕竟不能把明王朝彻底击垮。于是,他下决心组织松锦战役。因为明军的精粹基本上集中在宁、锦一线,如把这部分明军歼灭,进关当然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。

清崇德五年,即明崇祯十三年(1640),降将祖可法、张存仁等联名上疏皇太极,力主“直捣燕京,割据河北”。然而,他们也知道皇太极有自己的主张,未必接受这个方案;就又提出另一方案:

如欲不加攻克而先得宁锦,莫如我兵屯驻广宁,逼临宁锦门户,使彼耕种自废,难以图存,锦州必撤守,而回宁远;宁远必撤守,而回山海。

这个方案在祖可法看来是下策,他们提出来无非是供皇太极选择而已。皇太极却恰恰赞成这个方案。因为他认为要想进取明朝京师,就必须先攻取山海关,而宁锦防线不打破,要攻取山海关是不可能的。于是,皇太极决定先攻锦州。锦州是关外明军仅存的两个重镇之一。自明清争战辽西以来,锦州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,成为明在辽西的前沿阵地。锦州周围有松山、杏山、塔山三城,是卫护锦州的军事据点。但这三城都在锦州南向,离清军最近的是锦州城;如果锦州城被清军攻破,松山、塔山、杏山自不能保。如何进取锦州,皇太极选取北边的义州(今辽宁义县)作为进取锦州的基地。义州处在锦州和广宁之间,位于大凌河畔,土地肥沃,是产粮的地方。他派人至义州修城、屯田,作夺取锦州的准备。

皇太极决心取锦州之后,都察院参政梅勒章京张存仁提出:

坚持围困之策,截彼侦探,禁我逃亡,远不过一岁,近不过数月自有可乘之机。

这个建议还提到争取明军投降的事,有人认为祖大寿以前降而复叛,未必有颜再降。张存仁等却认为,祖大寿会“惟便是图”,他“本无定见,一当危急,束身归命矣”。皇太极接受张存仁的“围困之策”。以往,清军几次强攻锦州,都没有成功,他派人去义州修城、屯田,目的就是为了围困锦州。张存仁的建议正合了他的心意。崇德五年四月底,皇太极亲至义州巡视,而后又到锦州城外察看地形,部署包围锦州的兵力。

明王朝在侦知皇太极准备攻打锦州的行动以后,崇祯帝立即下诏“倍加侦备,勿得少有弛懈”。而后,他又下严旨,命“该督抚镇密筹方略”,限定日期,向他报来。有的大臣还明确意识到清军目标是锦州和松山。洪承畴急令前锋总兵祖大寿、辽东总兵吴三桂等扼守锦州、松山。但是,洪承畴对清军这一行动思想准备不足,认为那时清军刚从内地剽掠不久,且皇太极又提出和明廷达成和议。洪承畴对崇祯帝说:

属夷明暗等屡乞抚赏,今后若建虏不入西协,则抚赏如故。否则寻祸无疑,即革赏进剿。

崇祯帝同意这个意见。从洪承畴的建议看,他一面怀疑清军确有主抚诚意;一面认为如清军进西协,即“革赏进剿”,好像主动权完全操在明军一方。至于清军的真正目的及其危险性,他似乎还没有估计到。洪承畴任蓟辽总督以后,对辽事还处在调查研究之中。崇祯十三年正月,洪承畴对宁远一带的军事指挥进行调整。他指出:

宁远城有镇监抚道等官,营伍纷杂,事权掣肘。

因命军务听总兵官节制。凡监抚按镇同城并如之。

可知洪承畴是在逐步理顺宁锦的指挥系统。这时清军已在义州筑城,并在义州附近屯田,显然,清军在义州筑城、屯兵、屯田,目的是在于进取锦州。但是,对清军的举动,明朝大臣认识并不完全一致。辽东巡抚方一藻在给崇祯帝回奏的方略中认为:

今奴远屯义州,实出下策。千里馈粮,士无宿饱,其失一;志骄意满,力疲马乏,其失二;地属新垦,究同石田,其失三;旷日持久,瑕隙易生,其失四。我第站定脚跟,整兵严陈松、锦之间,合群策群力,始示弱以误之,终逼义以驱之,计未有不踉跄却顾者,然将欲驱狂奴,必须奇正互用。

这份奏稿对清军屯义州的重要意义完全没有看清楚,竟然以为清军部署是“失策”。文中分析清军在义州的许多不利条件。作为辽东巡抚,方一藻的见解,必然要影响到辽东军事部署。当然,他的这些见解,并不代表其他明将的看法。这份奏稿本来就是作为和新任抚臣丘民仰、镇臣祖大寿、吴三桂、刘肇期等商量战守之策用的。

吴三桂由于长期在辽东地区,对清朝的所作所为看得还比较清楚。他看到清军屯义州是在“饲马蓄锐”,终将使明军“反主为客”,处于被动的状态中。他对形势的估计和方一藻就很不一样。洪承畴在向崇祯帝“密陈方略”时,也提出与方一藻不同的看法,他认为:

奴屯锦义之间,将为持久之计。……今日筹辽非徒言守,必守而兼战,然后可以成其守;而战又非浪战,必正而出之以奇,然后可以守其战。

兵部认为他的方略很好,此“数语,真老成筹边,即韩、范方略无以加此督臣”。洪承畴在这份“密陈方略”中,提出的战略部署是:以吴三桂、刘肇期官兵一万分驻松山、杏山之内,以他自己的官兵一万五千四百人出镇前屯、中后之间,以防蓟官兵一万六千人分布于中协四路、东协建(昌)、冷(口),西协墙路之界,以山(海关)、永(平)抚臣朱国栋驻守山海关关门,以镇臣马科出中前。兵部对这一安排也很满意,认为洪承畴这一方略“战守双筹,内外兼顾,切中机宜”,请求崇祯帝予以批准。同时,兵部也对洪承畴方略提出了小的修改意见,即:

一、抚臣应居宁远而不宜移驻塔山。塔山地势低,四面高,容易为敌人攻占。如果清军从高桥出来,就能切断塔山与松、锦的联系;如果从连山出来,就能切断宁远与塔山的联系。所以,抚臣居宁远是上策。

二、督臣应暂驻前屯,不宜驻中后,这样比较安全。

三、洪承畴提出调喜峰口和董家口的明军到关外,然后用通州的明军调驻喜峰口和董家口。兵部认为,目前清兵没有西进迹象,通州兵没有必要调防。兵部还指出,洪承畴最担心的军队供给问题,就是“锦州运道中梗,樵采不通”;“兵民降夷杂居,仓中米豆甚少”,以及出关明军多,关外粮草一时供应不上。

崇祯帝同意并批准了洪承畴的作战方略和兵部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。他还让户部速速发令将天津米豆,运到前方,并特别指出,宁远饷司“务要多方接济”。洪承畴用兵方略,加上兵部的补充意见,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作战方略。

明廷商议对策,都督祖大寿曾请兵五万出战,兵部没有同意,准备让洪承畴出师三万至关门。但朝廷意见不一,有的说洪承畴是重臣,“宜关门调度,或曰,宜在前屯为后劲;或曰,简锐集饷,若不出战,何所试效。承畴乃行”。新任的兵部最高决策人陈新甲,并不赞成洪承畴的全部方案,他主张速战急攻,原因是担心明军长期在关外驻而不战,容易被清军牵着鼻子走。因此,他建议十多万明军即刻出关,待击败清军之后,立刻回防,这样就不会存在“兵多饷艰”的问题。洪承畴、祖大寿都不赞成速战。洪承畴到任之后,着力在防御和部署兵力上,当他看到蓟镇、永平“汉夷杂沓”,就令总兵白广恩屯蓟镇,曹变蛟屯丰润,大同总兵王朴到永平南关。

崇祯帝见清军已向锦州逼近,就在崇祯十三年(1640)五月,令洪承畴速出山海关,作好防御准备。崇祯十四年(1641)初,洪承畴率总兵曹变蛟、白广恩及吴三桂、王廷臣等到达宁远。洪承畴还前往松山视察,见兵寡不足御敌,请示崇祯帝又调宣府总兵杨国柱、大同总兵王朴、蓟镇总兵唐通、榆林总兵马科,“抽练兵共七万”。洪承畴这次调兵,目的是救锦州。当时锦州已处在重重包围之中。据记载:

奴众此番倾巢困锦,内打栅木,外挑濠堑,水泄不通,人影断绝。松城与锦,相隔十八里,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,即近在松城左右。今锦城濠栅已成,奴众精骑,尽绕松城,势虽困锦,实乃伺松。

随后,又发生蒙古兵降清的事件,锦州守将祖大寿曾力图阻止蒙古兵降清,但没有效果。不过,洪承畴率大量援军救援锦州,还是大大增强了明军的战斗力。朝鲜史书记载:

天将祖大寿与其弟入守锦州城,清人围之。大寿自失罗城,疑蒙古之降者,使汉人监之,而蒙古之出城投虏者甚多。中朝发十万兵,以七总兵领之,来救锦州。右真王闻援兵大至,以我国炮手四百人为先锋,坚守南山,分其车为二队,一队防塔山之归路,一以遮锦州之来路,作瓦家于阵中以示久住之计。

明清双方曾进行过多次交战。据史料记载,明军:

节次擒斩奴虏一千五百余级,皆出万死一生,心力颇为竭尽。

另外,还有清朝、朝鲜的史书,也记载了当时明军的战绩:

明洪承畴以兵来援松山,立营松山西北。右翼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,令右翼兵击之,失利。山顶立寨,两红旗、镶兰旗三旗驻营之地,为敌所夺。骑兵固山额真叶臣等,领兵至半途而止,未与敌兵对阵。惟四旗护军、敖汉奈曼部下兵、察哈尔四旗兵、恭顺王下兵,及内大臣伊尔登所率众侍卫,前进迎战。伊尔登冲入敌兵队伍,奋勇驰击,人马被伤者甚众。

清人围锦州,数与汉兵交战,而汉兵尚强……汗闻援兵甚盛,自将而西,以龙骨大领三千兵先行,遂逼我世子大君同行,宾客崔惠吉、辅德赵启远等从焉。时清人与汉兵相持,自春徂夏,清人大将三人降,二人战死。汗闻之忧愤呕血。

柳琳还自锦州。上召见之,问曰:“彼中形势如何?”琳对曰:“清人围住锦城。城方而长,周回六十里,西北有大山,山东西大川夹流入于海,南有烟台,即蒙古地方也。八王(阿济格)阵于其下。此乃清汉必争之地,故天朝援兵,欲夺其山。清人知之,筑城而守之,汉人连战不利矣。援兵合十二万,八总兵分领,连续出来,皆依松山结阵。其后自南山城外大军继至,大张兵势,掘壕筑城而居。九王(多尔衮)阵于汉阵之东,直冲汉阵,不利而退,清人兵马死伤甚多。”

以上材料足以说明,洪承畴进援锦州以后,扎营固守,又时而出兵与清军交仗,由于他指挥得当,明军还略占优势,给清兵造成一些伤亡。皇太极的弟弟英郡王阿济格率援军到前线不久,就对部下说:“与其劳苦如此,不若遁走。”这些情况让居于沈阳的皇太极得知,怎能不急得“忧愤呕血”。这是明清双方史料均有记述的。如果按洪承畴策略,守城而少战,只要固守阵地,当时锦州城里还存有相当数量的粮食,可以支持一阵。洪承畴当时对救援锦州是有信心的,他曾说过:

大敌在前,兵凶战危,解围救锦时刻难缓,死者方埋,伤者未起,半月之内,即再督决战,用纾锦州之急。

几次胜利,使洪承畴增强了信心,明军士气很高。如果战略得当,救锦州并非无望。那时辽东巡抚在一份奏疏中也说道:

锦围三月未解,盖以二十年来未能与逆奴扑砍一阵。所以数月间,多方鼓舞,先作其气,先壮其胆。今有此几番战胜,军声已振,解围有望,目下惟候机缘一凑耳。

这是明军当时的乐观估计,实际上当时的明军也具备打败清军的条件。清军这次围锦州准备和明军决战,几乎是倾巢而出,时间一久,军需供给必发生困难。所以洪承畴并不急于决战,他认为明军:

久持松杏,以资转运,且锦守颇坚,未易撼动。若敌再越今秋,不但敌穷,即朝鲜亦穷矣,此可守而后可战之策也。

时间拖得越久,对明军越有利。祖大寿和清军交战多年,他对明、清两军的基本态势是了解的。尽管他被围困在锦州城里,他对城外的战事如何进行,还很清楚。当他知道明援军在松山附近列阵,自南向北列车及步兵、火营时,他派士兵逃出城,传话给兵部尚书陈新甲,建议“宜车营逼之,毋轻战”。祖大寿是顾全大局的,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困,而希望洪承畴加紧出兵以解锦州之围。他和洪承畴的基本战略思想是一致的。

洪承畴赴松山之前,在宁远集结兵力,本打算且守且战,采取“持久之策”。他上书崇祯帝,说明自己的打算,并说明这个“持久打算”可以把敌人拖穷、拖垮。但同时,他也指出陈新甲的方针行不通。他说:

今本兵(指陈新甲)议战,安敢迁延,但恐转输为艰,鞭长莫及,国体攸关,不若稍待,使彼自困之为得也。

为此,他聚集十几万援军于宁远,未敢轻易大规模出兵决战。崇祯帝对以守为战还是速战决定不了,就向兵部尚书陈新甲问计。而陈是主张速战的,他一面派速战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,去同洪承畴面商;一面却迫不及待地请崇祯帝批准分四路进攻清军。洪承畴不同意,认为兵分四路,就等于分散自己的兵力,仍然主张“持重以待”。崇祯帝也认为洪承畴言之成理。然而,陈新甲刚愎自用,仍然坚持以四路进攻清军。而被派去同洪承畴面商的张若麒,一再督促进兵。他去前线一见明军对清军略有斩获,就认为锦州之围很快能解,于是密奏崇祯帝说陈新甲和他的主张是对的,迫使崇祯帝下决心速战。陈新甲又直接给洪承畴写信,催他速战。洪承畴被激于陈新甲,又接到崇祯帝“刻期进兵”的密旨,遂不敢坚持前议。他只好于崇祯十四年(1641)七月二十六日誓师起兵,率六万人马先行,其余军队陆续出发,都在松山集结。他把粮饷留在宁远、杏山、塔山等地。

清军不敢小视洪承畴率兵援锦,而且清军中的有识之士认为要想攻下锦州,必须先击退洪承畴率领的援军。清军固山额真石廷柱献策取锦州时就作过这样的判断:

第明恃大寿为保障,我师围之急,彼必益发援兵,并力一战。宜及此时简精锐,分布各旗屯田所,遇警即并进。如敌已立营,以炮环击,伺其稍动,我师即突起乘之,转战过锦州,至松山、杏山间,敌必败走,则锦州破矣。

石廷柱认为清军兵马先大败锦州援兵,那么各处援辽之局可破。这段议论中心是要先打一下锦州援兵,把援辽之军击败,料明军两年之内纠集不起这样一支援辽部队,这样锦州就能攻下。石廷柱对洪承畴也有充分的估计,他说:

洪承畴书生辈耳,受朝廷重任,总督天下兵马,不能辞避。各处援辽总镇官兵,亦不过旧日亡命之徒……今伊被命援锦州,出于万不得已,虽在松山妄张声势,实明国法度逼迫,并非才能出众,踊跃赴义之人也。如祖总兵一失,洪承畴各总兵俱无所倚恃。

上面的议论说洪承畴是文官,一介书生,是被迫领兵的,这个说法并不确切。洪承畴是富有文韬武略的,他是一名文臣,也是运筹帷幄的领兵将领。不过,石廷柱这里写的也无非是官样文章,况且字里行间对洪承畴还是敬重的,至少留有充分余地。而对几位总兵则认为他们是亡命之徒,这说明他已看透了明王朝的腐败本质。这个献策提出要先击败明朝援军,以破各路援辽之局。皇太极对他的这一献策甚为嘉许。

以上是洪承畴援辽以后,明军的战略部署和清军的对策。但由于明军的带兵主帅和明中央兵部在战略上的矛盾,就预示着明军的结局可能是不好的。清军虽然也有许多弱点,但步调比较一致,就容易克服自身的弱点,为打败明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