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  经略五省总督军务

第二节  委以五省经略重任

清廷命洪承畴经略五省,是因为洪承畴招抚江南取得很大成果;而今湖广等省形势严峻,如果洪承畴能平息五省的反清力量,则大清江山即基本奠定,中国也基本归于统一。可知,洪承畴负任之重。应该说,清廷对洪承畴是寄托着重大希望的。因而,清廷这次给予洪承畴的权力也很大,从顺治任命洪承畴经略五省的谕旨里,可以看出,顺治对洪承畴是十分着重和信任的。谕旨是这样写的:

湖南两广地方虽渐底定,滇黔阻远,尚未归诚。朕将以文德绥怀,不欲勤兵黩武,而远人未喻朕心,时复蠢动,若全恃兵威,恐玉石俱焚,非朕承天爱民本念,必得夙望重臣,晓畅民情,练达治理者,假以便宜,相机抚剿,方可数宁。朕遍察廷臣,无如大学士洪承畴,著特升太保,兼太子、太师、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、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经略湖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处地方,总督军务,兼理粮饷。听择扼要处所驻扎,应巡历者,随便巡历。抚镇以下,听其节制;兵马粮饷,听其调发。一应抚剿事宜,不从中制,事后报闻。满兵或留或撤,酌妥即行具奏。文武各官,在京在外应取用者,择取任用;升转补调,随宜奏请,吏、兵二部不得掣肘。应用钱粮,即解给,户部不得稽迟。归顺官员,酌量收录;投降兵民,随宜安插。事会可乘,即督兵进取;时当防守,则慎固封疆。各处土司已顺者,加意绥辑;未附者,布信招怀,务使近悦远来,称朕诞敷文德至意。成功之日,优加爵赏。俟地方既定,善后有人,即命还朝,慰朕眷怀。应给敕谕印信,作速撰铸给与,即传谕该部遵行。 

一个多月以后,顺治又赐敕予洪承畴,内容同谕旨相似。只是由于是给洪承畴个人的,所以在敕文里,肯定他前番招抚江南,“奏有成效”。并对他寄予很大希望,说他“必能肃将朕命,绥靖南方”。还给了他更大的权限:“总督应关会者,必咨尔而后行。尔所欲行,若系紧密机务,许尔便宜行事,然后知会。巡抚、提督、总兵以下,听尔节制,……文官五品以下,武官副将以下,有违命者,听以军法从事。……事关藩王及公者,平行咨会,相见各依宾客礼。……所属各省官员,升转补调,悉从所奏。抚镇道府等官,有地方不宜,才品不称,应另行推用者,一面调补,一面奏闻。……如紧急军需,拨解未到,即与就近藩司,榷关行文取用,具疏奏闻。……四川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地方,邻近湖广,应有兵事相关者,移文总督、巡抚,犄角策应”。最后又勉励他:

卿受兹委任务开诚布公,集思广益,收拾智勇,毋为逆党所诱;绥辑穷黎,毋为贪官所苦。进站,则得地以守;固守,则出奇以战。练士卒在平时,选贤良置要地。务使滇黔望来归,官民怀德恐后。庶称朕诞敷文教至意。……

从顺治的谕旨和敕书中,可以看出,命洪承畴经略五省,是因为云南贵州尚未归附清朝,湖广和两广虽然逐渐平定,但也还不那么安宁。为此,需要派人去经略。同时,由于十年的战争,未能使全国统一。而农民军与南明各义军联合抗清,势力很大。清朝在统一战争中,经济上也遇到很大困难,消耗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。以顺治十年的情况看,这年春夏,顺治帝曾命人修慈宁宫、乾清宫等宫殿,就先后遭到户科、都察院官员的劝阻。后来,郑亲王济尔哈朗甚至传集诸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内大臣、内院程,以其钱粮赈济军民。这样一来,顺治不得不下令停工。同时,他也要求诸王、大臣祭祀饮食都要从俭,还命令富户捐资。军事上不能迅速取胜,经济上又遇到困难,促使顺治帝改变策略,即由单纯的武力统一,改为剿抚并用的政策。而能承担此项任务的,在当时来看,可以说非洪承畴莫属。因为:一是洪曾经招抚江南,奏有成效”;二是洪自降清以来忠心耿耿,无论在外在朝,都是尽心做好他的工作;三是在清初统治者的几次内部斗争或满汉臣斗争中,洪承畴没有卷人;四是洪为官清正廉洁,练达持重。如此等等,使洪承畴成为最合适的人选,正如顺治帝所说唯尔克当斯任”。正由于顺治对他信任,所以这次任命同前次不同,不仅给了他很多头衔,而且也给了他较大的实权,具体表现在:一、经略五省。这五省是湖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和贵州。后因早在顺治六年(1649年)五月已派尚可喜、耿仲明往剿广东,在他们占领广州之后,令尚可喜和耿继茂(其时耿仲明已死)同镇广东。所以,清朝又将洪承畴经略五省中的广东改为江西。洪承畴在此五省均有实权。五省的军事都要听命于他。也就是说,在这五省内,有关抚剿的事,都由他做主去办;不用先报请中央,可以事后再向中央汇报。他自己在五省内可以住在任何需要驻扎的地方,还可以随便到五省的任何地方巡历。五省内抚镇以下,都要听他节制,就是这五省总督在军事上采取行动,也要向他咨询,然后才能行动。五省官员的升转补调,都由他决定。不称职或不合适的,都由他调补,同时再奏报中央。五省的兵马粮饷,都由他调拨。如果军需紧急,没能及时解到,可就近向邻省行文取用,然后再报告中央。二、文武各官,择取任用,也就是说为经略五省,他可以在中央和地方选将选官。即,他认为骁勇善战的武将,或是有才干的文官,都可以选用。这样,他将不是单枪匹马的上任,而是可以率领一支干练的人马去上任。三、地位大为提高。顺治的谕旨和敕书中明确规定;他同藩王和公可以平行会面商议问题,以宾客礼相见。五省的总督遇军事上的大事,都要征询他的意见,然后才能去做。对邻近各省,如有兵事相关,他可以不通过中央,直接发信给总督、巡抚,让他们策应。对在京或在其他各省的官员,他需要选用的,听其选用,吏部和兵部不能阻挡。他需用的钱粮,户部应当立即发给,不得迟缓留难。甚至包括满洲兵的留撤,也由他决定,然后再奏报中央。至于降官、降将,更是由他酌量录用,投降的兵民,由他安置。

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,同前次招抚江南相比,洪承畴的权力、地位有了很大不同。前次招抚江南,实际上只驻守于江南省,对其余各省,他只是起到策应和联络的作用,没有实权。这次就不然了,五省的抚剿大权都在他的手下。前次清廷对他还不甚信任,所以在派他去招抚江南的同时,又派满洲贵族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,还派满洲固山额真叶臣辅佐勒克德浑。清廷那时还规定,遇军事上进止机宜等大事,要与勒克德浑商议,而统领、调遣官兵,要同叶臣及总督、抚镇等共同行事。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利大害,要及时请示中央定夺。也就是说,那时的洪承畴尚没有独当一面的权力和地位,凡事要请示并与满族大臣商议,得其许可,或是请示中央同意。而这次则不然,清廷给了他很大的权力,他可以独当一面,,不少事可以先行后奏,或边行边奏。而且,清廷也没派满洲大员来控制或监督他。清廷这次对他如此信任,除了他自己的表现得到满洲最高统治者的满意而外,也与顺治帝能重用汉人有关。

对清廷的重用,洪承畴十分感激。六月初二,他上疏表明感激之情,疏中写道: 

臣年逾六十、理宜退休,乃蒙皇上特界经略之任。伏读圣谕,信臣任臣,恳至周详,臣当尽心竭力,以期剿抚中机,无负皇上承天爱民本念。伏愿皇上勿忘今日信任初心,时谕吏、户、兵三部,仰承天语,遵依条款,毫无改易。俾臣得以竭蹶展布,庶可仰报隆恩于万一也。

这一年,洪承畴已经61岁了,一般来说,封建时代规定的退休年龄是60岁,所以他说“理宜退休”。在退休之年,受到如此重任,他自然异常感激,表示要“尽心竭力”完成剿抚任务。不过,这次疏文,他并未只停留在空洞的表态上,而是提醒顺治帝,“勿忘今日信任初心”他要求顺治怎样“勿忘”呢?就是要皇上时时提醒吏、户、兵三部,要按照圣谕去做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因为圣谕上给他的权限很大,而且明确要求吏、户、兵部在人力和物力上要支持洪承畴经略五省。他担心人走后,皇上忘了自己说的话,而吏、户、兵各部并不在人力、物力上积极支持他。那他即或再有天大的本领,也难完成清朝统一南方五省的重任。他这种提醒还是十分必要的。一是因为清初的经济状况的确不佳,再就是他毕竟是个降臣,六部的满洲大员,未必那么支持他的工作。以后的事实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以于洪承畴的这番提醒,顺治帝见到后,又下旨安慰鼓励并对谕旨上的允诺又做了一番保证:

卿练达民情,晓畅兵事,特假便宜,往靖南服。一应调度事机,悉以委托。距京虽远,着注弥殷,务殚忠猷,副兹信任。凡有奏请,朕靡不曲体。内外诸臣,须同心共济,著照传谕遵行。

顺治即命内院以“特假便宜条款,详列敕书,传士内外遵行”洪承畴还谦词要求辞去加封的“太保”新衔,顺治没有应允。洪承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使用顺治帝给他的择取文武官的权限,在北京招兵集将。他先保举原任大学士李率泰任两广总督。李率泰是早年归降努尔哈赤的明总兵李永芳的儿子。青少年时期跟随皇太极征战,多次立功。清军入关后,他随军南下战功累累,后因过失降职。顺治帝对这个“本当永不叙用”的李率泰,看在洪承畴的面上,“特允所举”。他还几次上书,点名要各地的骁勇兵将。他认为经略五省,目的是“平贼安民”,而“贼”的胁从数量很多,应当采用招抚的办法。但是,他又认为这些“贼”“负固以久不真剿,必不能成真抚”。为此,他提出应加强五省的兵力。尽管那时湖南有屡经阵战的满洲军队和汉兵,但从完成统一重任来看,仍是“力量单薄,难以指挥如意”。⑤他要求从“山陕宣大关辽堪成将兵”中,选择调取,组成一支人马。这支人马“数不求多,惟求其精”。这样,“既可新远近之耳目,又可运军中之臂指”。他认为如果有了这么一支人马,方可“调度如意,剿抚中机”。于是他开了详细名单,指名要各地的勇将,并令这些勇将挑选当地骑兵、步兵几百名,共同前往湖南。他点名要的武官武将,大多是他在明朝的旧部,象李本深,就是他任蓟辽总督时的部将。还有徽州总兵胡茂祯,随他在军中多年。宁夏总兵刘芳名,也是随他在军中多年。福建提督刘忠,是他的旧部。这些人都是“素称敢战”,熟悉敌情,加之过去已经跟随他多年,使用起来自然方便得多。他把点名要的官兵,造了册,送往兵部。从各地选调的将兵共一万一千有零”。他要求各地要认真挑选,选来的兵丁,都要经过他亲自看验”。如果不符合要求,杂有老弱”,他将酌给路费让这些人归还本营。他还要求顺治帝对那些提供精兵的地方镇将给予奖励;相反,对那些虚应故事不负责任将老弱也打发来的,给予处罚。洪承畴从各地征集这支队伍,对一个地方来说,负担并不重,多则上千,少则三五百人,但集合起来,就成为一支劲旅。他点名所要的武将,虽然未必全都到齐,但大部分都来了。这样西北之名将劲旅,毕集于他的手下。除了武将,他还挑选了一些清廉的文官,帮助做军需工作。象宁波府同知王猷著,廉洁而有才干,洪承畴就挑选他来做支付钱粮的事。还有原江宁府江防同知赵廷臣,为官以清干著名,后因江宁五府拖欠钱粮,影响到他被革职,洪承畴认为这样的人不用,很可惜,令他来随军支付钱粮。一些大臣也上疏帮他出谋策划。象户部右侍郎王弘祚不上疏,建议对苗族土司采取抚谕政策,对滇黔的土司,宜采取暂从其俗的政策,等等。这些建议对洪承畴经略五省,尤其是如何对待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,还是很有益的。

经过一番准备,洪承畴齐集了文官武将,组成一支精干的队伍,才从北京出发。顺治赐予他皇家内厩马、玲珑鞍辔、礼帽和嵌有宝石的带子、弓、矢、顺刀等物品。临行前,顺治帝赐宴,随行官员120人也都得以面见皇上,并得到赐予的蟒带。“上御五凤楼,目送久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