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  开清第一功

第二节  击溃浙东的鲁王军队

洪承畴在安徽平定以后,就把注意力转向浙江的鲁王政权。因为那时浙江的抗清势力是以鲁王政权为核心的各支军队和义师。他们列阵钱塘江边,一面固守钱塘江防线;一面伺机过江夺取杭州。在清朝方面,清军占领杭州以后,于顺治二年六月,任命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的张存仁为浙江总督,令他进剿浙江的抗清势力。张存仁准备率浙江清军渡钱塘江南下,统一浙江。双方在钱塘江边和钱塘江上发生激战。这就引起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和负责招抚江南各省的洪承畴,对浙江局势的重视。勒克德浑到江南后,得到浙江急报,忙调遣满汉精锐部队,进击杭州城外的鲁王军队。洪承畴积极在浙江进行招抚工作,并接连将浙江战事情况奏报清廷。下面所引,就是洪承畴的一次奏报:

为再报浙东情形事。案炤职先将贝勒发兵赴杭州防剿情形,已于去年九月二十九日具疏报闻。十月初三日,准浙江总督张存仁揭报:逆贼方国安、马士英等,聚众过江犯抢,该督臣督同总兵田雄等进剿,已杀贼数百,夺获船炮,烧毁木城。各贼屡经杀败,业已丧胆,所发满汉官兵,俱到杭州,贝勒令固山额真与职等商议。已行文总督张存仁,令官兵在杭州暂驻,喂养马匹,相机进剿。职谨再具疏上闻,伏乞圣鉴施行。

揭帖里的贝勒即指勒克德浑,固山额真是指叶臣。由此揭看出,清军虽然打退鲁王军队和浙江义师的进攻,但还不能过江南统一浙江。这年冬天,由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总督何腾蛟联合,进入湖广,湖广告急,多尔衮急调勒克德浑移师湖广。浙江战局维持原状。鲁王军队本可乘此机会发动较大的攻势,但鲁王政权的军事部署由大学士、兵部尚书张国维主持。他为人虽正直,但缺乏智谋,度量也不大。唐王在福建称帝后,派人到鲁王那里下诏,鲁王很不高兴。论辈分,鲁王比唐王小一辈,他们之间是叔侄关系。当时,面临清朝强敌,唐王和鲁王理应协调一致抗清。张国维却认为,大家都是举义兵,鲁王一称臣,手下将领都要听命于隆武政权,这儿再发号施令,就没人听了。当时隆武政权的右剑都御史钱肃乐、大学士朱典等,则认为大敌当前,不要自相矛盾,鲁王可权以皇太侄报命。鲁王出于私心,听从了张国维等人的错误意见,作出了不受诏的决定。以致后来,两个政权矛盾加深,势同水火,使清朝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,各个击破。鲁王政权初建,军事上还取得一定的战果。张国维等领导军队和义师,打过了钱塘江,于顺治二年秋,攻下了当时的杭州府管辖下的富阳、于潜(今浙江临安县西)等地。清军败退,鲁王军队一直追至杭州城外的草桥门下。对南明的抗清斗争来说,这是一次较大的胜利,在南明抗清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。浙江许多地方的义军也打着鲁王旗号联合起来,向杭州发起进攻。清浙江总督张存仁在前线督战,险些被方国安的从子方元科所杀。鲁王的军队虽然集结了不少,但总督江上之师的张国维却是一介书生,缺乏军事指挥才能,集结来的各处军队,彼此不能很好地配合,很快就吃了败仗。鲁王急忙换了统帅,偏偏又选中了常败将军方国安。方国安专横跋扈,加剧了各支队伍之间的矛盾;加之军需不济,士气沮丧。他们向杭州的进攻,没能取得进展。至第二年五月,清朝派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,固山额真图赖为副将,率部到达杭州。鲁王军队沿钱塘江屯驻,绵延200里,舟师布于江中。清军水师很少,无法取胜。图赖乘潮落时,率将士自上游策马迳渡;同时用大炮轰击隔江的方国安军营,炮弹打中了锅灶。方国安大惧,叹道:“此天夺我食也,我自归唐王耳!”于是,连夜拔营准备去投福建的隆武政权。途中至绍兴,他把鲁王劫走。马士英怕隆武帝也不容他这种人,就劝方国安不要投唐王,而去降清,方国安同意了。他们决议以鲁王做降清的进见礼,就派人看守鲁王。鲁王乘看守的人生病,逃了出来,乘船避往舟山,才得以幸免。方国安逃跑后,钱塘江边的鲁王军队,只剩下王之仁率领的一支,还有张国维等少数人马。王之仁准备入海退回宁波。张国维和他商议,要他抽兵5000分守各营,王之仁流着泪说:

吾两人二年心血,今日尽付流水,坏天下事者非他人,方荆国也。清兵数十万屯北岸,倏然而渡,孤军何以迎敌?吾兵有舟可以人海,公兵无舟,速自为计。

张国维无可奈何,只好率他的少数人马去追鲁王。后来,他知道鲁王到了舟山,他的军队无船,不能跟从,只好回老家金华东阳,以图再举。六月,清军攻破义乌,张国维部下亲戚劝他避入山中,张国维叹道:

“误天下事者,文山、叠山也,一死而已!”

清军将至,张国维跳入园池自尽。

鲁王政权大臣里,殉国而死的还不少,其中,值得一述的是宁国公王之仁。王之仁是河北直隶人,他的哥哥王之俊,“以中官从死殉帝”。弘光政权建立后,为表彰王之俊的忠节,任命王之仁为定海总兵官。弘光政权为清军灭亡以后,王之仁曾被迫降清。早已降清的陈洪范,力保他以原官复任。不过,王之仁降清并非真意。不久,原明给事中熊汝霖、孙嘉绩起兵抗清,推王之仁为大将军,出守钱塘江。鲁王政权建立后,封王之仁为武宁侯。当时鲁王政权守卫钱塘江的其他队伍的将领,每天豪饮、看戏,吹拉弹唱之声,传至百里以外,根本不把守江的事放在眼里。王之仁“望之心碎”,上疏鲁王说:

事起日,人人有直取黄龙之志,乃一败后遽欲以钱塘为鸿沟,天下事何忍言!臣为今日计,惟有前死一尺,愿以所隶沉船一战。今日欲死,犹战而死;他日即死,恐不能战也。

顺治三年三月初一,清军战船开入钱塘江,张国维命王之仁率水师从江心袭击清军战船。那一天,恰逢东南风大起,王之仁率水师扬帆奋力出击,击破清军战船无数,清军将士死于江中的很多。仅从江里捞出的铠甲,就有800余付。张国维乘胜督师渡江,清军稍稍后退。鲁王以王之仁战功,晋封宁国公。方国安逃跑以后,王之仁被迫回到宁波。他看到形势发展,对南明很不利,就带着妻妾子女乘船至舟山,想投奔盘踞舟山的原弘光朝的浙江总兵黄斌卿,黄斌卿不肯接纳。他只好回到蛟门,同客人下棋,下到中途,从容地对儿子说:

今可奈何?子曰:‘侍之’。之仁毅然不悦:‘吾死必不言,且商死法。’或曰:‘即不幸,与汩俱没。’之仁曰:‘不然,总死讨取明白。知大明有宁国王(应为公)不肯二心,赴都会,万耳目见吾先帝九原,死不朽耳’!

说完,他接着下棋,下完棋,将妻妾子女诸孙都沉于蛟门下,然后,独自乘船至松江,将明朝官服穿戴整齐登陆。那时他的宾客侍从都已四散,就召当地人为他抬肩舆,并教他们为官员出行呵道的礼仪。他乘着肩舆,随行人打着他的旗帜,走在大街上,百姓见了既惊愕,又佩服,都围上来看。他乘机对他们说:

汝等几不见大明衣冠,吾服赐乃朝廷所赐也!我宁国公王之仁是矣!速报去!

王之仁来到苏州抚台,见巡抚土国宝。然后又来到南京,见洪承畴。门人向洪承畴通报。洪承畴立意劝王之仁降清,令他单身入见。王之仁不但不降,反大骂洪承畴是“背义之恩,操戈入室”,犯了“通天之罪”。对此,洪承畴并没有生气,反倒婉容下阶劝慰,希望他能降清。王之仁仍然不降,并请洪承畴立即用刑。洪承畴敬重他的为人,把他安排在公馆里住。后来江苏丹阳起义,有人传王之仁是内应。洪承畴请旨,将他处死。

洪承畴劝降王之仁没有成功。但洪承畴对抗清势力中的有识之士,还是尽力争取。为了清王朝早日完成统一,为了百姓免遭涂炭,他忍辱负重,推行招抚政策。应该说,在故明旧臣里,经洪承畴劝降的,还是多数。当然,如同金声、黄道周、王之仁等坚决不降的,也还是有,鲁王政权的中书舍人夏完淳就是突出的一个例子。

夏完淳,字存古,松江府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生于明崇祯四年(1631年),是位杰出的少年诗人。他的父亲夏允彝,擅长词文为海内名士。后来中了进士,做过几年知县。夏完淳生长在书香门第,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,聪明早慧。九岁时,他已完成处女作《代乳集》。以后又写成《玉樊堂集》《内史集》《南冠草》等多部著作,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神童。八岁那年,随父进京,当时名士钱谦益说他:“若令酬圣主,便可压群公”。夏完淳还十分关心国事,为明朝局势忧心忡忡。12岁时,与人“谈军国事,凿凿奇中”。他钦佩古来为国家兴亡敢于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,赞美他们的浩然正气。如他写诗称颂荆轲道:

荆卿磊落殊不伦,渐离慷慨得其真。

长安无限屠刀肆,犹有吹箫击筑人。

明朝灭亡时,他和父亲还在家乡。闻讯后,13岁的夏完淳,聚众哭祭崇祯皇帝,由他起草檄文,表示同农民军势不两立。弘光政权建立后,夏允彝被任命为吏部考功司主事,但他对南明的昏暗统治极为不满,没有到任。夏完淳也写文揭露南明的腐败。弘光政权很快又灭亡了。清朝慕夏允彝之名,想借他笼络士林,许以封官。夏允彝拒绝,誓与清朝不共戴天,他和夏完淳的老师、同郡名士陈子龙共商抗清大计。这时候,故明江南总兵吴志葵,尚率领万余人留在吴淞附近的海上抗清。吴志葵是夏允彝的学生,利用师关系,夏允彝就带着夏完淳参加吴志葵的军队。父子俩帮助吴志葵制订登陆联络四周府县义师,然后共同进军苏州的方案。他们正准备攻克苏州以后,扩大队伍,切断清军在苏州与杭州之间的联系,再攻取杭州和沿海城市,最后挥师西进,收复南京。战斗开始以后,由于吴志葵优柔寡断,贻误战机,围攻苏州几十天没有攻破。吴军被迫撤退。撤军时,又遭到清军猛烈袭击,吴军大败,几乎全军覆没。吴军余部退至海上,清军很快占领松江,吴志葵被俘,在南京遭杀害。

夏完淳父子在这次败退中幸免于难,重又回到家乡。顺治二年九月,夏允彝愧于兵败,决心以死激励后人,自沉松塘而亡。夏完淳痛定之后,遵照父亲意愿,变卖了全部家产,捐做义师军饷。第二年春,他和老师陈子龙、岳父钱栴歃血为盟,上书鲁王朱以海,呼吁抗清复明。鲁王封夏完淳为中书舍人。他们前往太湖,加入故明兵部职方主事吴易统率的义军。夏完淳在军中担任参谋。吴易的义军,开始兵锋锐利,先后收复了江苏吴江和浙西海盐等地,震动了清廷。清军躲在苏州城里不敢出战。夏完淳满怀胜利的喜悦,写下《军宴》一诗,其中四句是:

十万朦瞳偃翠微,风雷黄石问兵机。

月寒壁垒侵金檄,风入旌旗动铁衣。

不过,吴昜也是进士出身的文官,“原非将帅之才”,军事指挥上多有失误。清朝浙闽总督张存仁,为剿灭这支义军,调集部队大举反攻。义军受到很大挫折,退守嘉善的西塘一带。后吴昜被执,杀于杭州。义军溃退时,夏完淳与军队失去联系,只身于民间,东躲西藏。那时陈子龙也隐藏于乡间。

至顺治四年(1647年)四月,陈子龙鼓动清朝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。吴胜兆原也是降清的明将,力气很大,善用铁鞭。江南初定,清朝派他和土国宝共驻苏州,土国宝兼理军政、民政,吴胜兆专掌兵事。顺治五年,吴胜兆率军大败吴昜的义军,重新占领吴江。土国宝将其功上奏,朝廷加封吴胜兆为镇国大将军。吴胜兆从此自以爵高于土国宝,不把他放在眼里。他俩内讧,竟然动起手来。土国宝将此事上报洪承畴,洪承畴令“胜兆降三级,敕镇松江”。到松江以后,吴胜兆“大布惠爱,以收人心”。洪承畴知道了,怀疑他有异志,让他移镇淮、扬。吴胜兆明白洪承畴的意思,不愿走。恰好清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经过松江,他从洪承畴处知道吴胜兆的事,原准备把吴抓起来,没想到百姓都出来为吴胜兆说话,勒克德浑只好停了他三个月的俸银,以示警告。就在这时,陈子龙等劝说吴胜兆反清,还约定驻舟山群岛的黄斌卿率水师前来松江接应。黄斌卿不敢答应,依附于黄的原明户部郎中沈廷扬、张煌言等,劝说鲁王政权的定西侯张名振去松江接应。张名振满口答应。夏完淳、钱梅也参与谋划。吴胜兆同意起兵反清。没想到,那几天,忽然刮起台风,前来接应的张名振和水师200余艘,翻了船。张名振狼狈逃回,沈廷扬等被清军俘获,解至南京处死。吴胜兆因行动不谨慎,泄露机密被缚,解至南京处死。陈子龙在解往南京途中,他挣断绳索投水自尽。夏完淳的亲友受株连的很多。

消息传来,夏完淳悲痛欲绝,陈子龙既是他的良师又是患难与共的战友,陈子龙的死,给他的打击很大。这时他又回到家乡。到这一年的六七月,鲁王政权派往江南联络抗清义军的谢尧文,被清军捕获。经清军严刑审讯,他说出了夏完淳曾上表鲁王谢恩的事,清朝派人到松江华亭家中抓到了夏完淳。

夏完淳被清军派重兵解往南京,多尔衮也过问这一案件。在南京,洪承畴亲自审问夏完淳。他知道夏完淳有“云间才子,江左神童”之称,“欲宽释之”。于是,他对夏完淳说:“童子何知,岂能称兵叛逆?误堕贼中耳?归顺当不失官。”夏完淳不降,洪承畴只好把他收入狱中。夏完淳谈自若,与难友义士吟诗唱和,写下了悲壮诗文,其中的《土室余论》,表达了他牺牲的自豪感:

今生已矣!来世为期。万岁千秋,不销义魄。九天八表,永厉英魂。

顺治四年(1647年)九月,夏完淳被杀于南京,年仅17岁。

王之仁、夏完淳等愿为故明王朝礼殉,宁死不降,也算是尽了臣节;洪承畴身为清王朝的招抚江南重臣,为早日平定东南,忍辱负重,力劝王之仁、夏完淳等人归降,亦可说是有文韬武略、笃识远见。